2月3日上午,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剧协主办,广东粤剧院承办的“湾区有戏·青年有为”粤港澳青年戏剧工作者座谈会在广东粤剧院举行。
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郝勇,广东省文旅厅艺术处四级调研员刘征,广东省剧协主席、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小敏, 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徐光华,广东省剧协秘书长谭臻出席会议。来自粤港澳的戏剧工作者以“传承、融合、青春”为主题,围绕近年“湾区青年+”戏剧蓬勃现象进行交流座谈,一同为湾区戏剧青年的传承发展出谋划策。座谈会由广东省文联戏剧电影电视工作部主任、广东省剧协专职副主席林金洲主持。
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郝勇
回顾2023年,对广东戏剧界来讲,很不平凡、很不容易、很不简单。我们克服各种困难为广东戏剧事业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昨晚的“湾区有戏”新年戏剧盛会,剧种齐全、内容丰富、形式创新、舞台唯美、主题突出、表演精湛、影响深远,高水平高质量展现了戏剧青年的担当作为,充分展示了湾区戏剧的魅力和风采。希望在今后的戏剧事业发展中,青年戏剧工作者能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大而缺位,更加主动有为地开新篇、谋新局、启新程,守正创新,不负时代所托。省剧协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化打造“湾区有戏”等重点品牌,抓精品创作、抓人才培养,汇聚资源,注重协同,通过大湾区文艺合作平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辐射面,努力把大湾区的戏剧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和广东故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东篇章奏响戏剧最强音。
广东省文旅厅艺术处四级调研员刘征
在这个信息化、多元化的大环境下,湾区的各地方剧种需要对话和交流,我们不仅要进行舞台上的交流,也要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希望通过“湾区有戏”的平台,我们一同探讨当下戏剧发展新路径,各地方剧种能形成一个百家争鸣的现象。我们一起携手共进,深耕大湾区的戏剧事业。
广东省剧协主席,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小敏
我们青年戏剧人,要响应时代发展的呼唤,凝聚磅礴的青春之力,共话湾区戏剧的美好未来,让戏剧艺术在大湾区发光;同时我们也要多畅谈收获、共商困惑,互相切磋、增进友谊,共同建设温馨和谐的“戏剧家之家”。2024年,省剧协将举办第十一届广东省中青年演艺大赛,一年一度的“湾区有戏”也将持续推出新年戏剧盛会、名家讲坛、湾区城市巡演等活动,希望全省的青年戏剧工作者都能积极参与,在舞台实践中不断成长、进步。
广东省文联戏剧电影电视工作部主任、广东省剧协专职副主席林金洲
今天的座谈会上各位粤港澳青年戏剧工作者都发表了自己的真诚感想、分享了各自艺术工作的实践和经验,可见青年戏剧工作者传承有绪、创新有为、未来可期。结合“湾区有戏”这个活动和目标,祝愿和希望各位在新的一年,提高站位,担当新使命新责任;奋发有为,成就新业绩新作为;团结协作,开创新局面新篇章,以戏剧这个岭南文化的瑰宝,从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方面,贡献戏剧力量,凝聚三地共识,共建人文湾区、共绘同心圆,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广东粤剧院副院长、“湾区有戏”2024新年戏剧盛会监制徐光华
我们运用了传统与现代两大元素,云集湾区各方青年文艺力量,将戏曲、话剧、音乐剧等戏剧形式以融合的方式展现出来,打造一台耳目一新,充满青春戏剧张力的盛会。这次晚会整个创作团队是由青年创作骨干组成的,从创作台本、舞美视频设计都是数易其稿,希望能够把“湾区有戏”这个品牌做得更加有特色。
广东潮剧院一团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林燕云
对于传统的戏剧文化,我们始终要有敬畏之心,我们艺术工作者有责任,让它以润物细无声的形态走进群众,走向全世界。对于青年人才的培养,我们是高度重视的,今年会把省演艺大赛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去推进,让年轻的潮剧演员,通过大赛得到锻炼和成长。
广东粤剧院创作研究部主任、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湾区有戏”2024新年戏剧盛会统筹彭庆华
希望通过“湾区有戏”的展演和交流平台,让不同剧种之间进行交流互鉴,引发更深层次、更立体的思考,让湾区的资源和文化产生碰撞,更好地发挥戏剧的力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秦戏代表性传承人吕维平
昨天晚上演出非常成功,让人感受到了我们湾区青年演员的非凡的艺术魅力。感谢“湾区有戏”这个舞台每一次都给西秦戏这个“天下第一团”演出机会,我们也非常珍惜,希望有更多机会让我们稀有剧种走出来,在大平台展示,让大家知道,让大家认知。大湾区的青年才俊,更应该担当戏剧艺术的时代使命,让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促进文明互鉴和共同发展。
广东省文联戏剧电影电视工作部副主任、广东省剧协秘书长谭臻
“湾区有戏”新年戏剧盛会是以青年戏剧力量赋能人文湾区建设的宝贵实践。一年来,已经探索出一条以戏剧艺术助力人文湾区建设的可行性方案。接下来,我们将不断反思、总结,搭好平台、做好服务,当戏剧工作者的贴心人。
香港话剧团演员、Double Double工作室艺术总监王维(香港)
这次参加“湾区有戏”,真真正正感受到大湾区戏剧工作者之间的深度交流,让我们有机会汲取大湾区的艺术精华,去填补香港本土在文艺表演方式的“真空环境”,进而承担桥梁作用,在香港更好地发扬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广东粤剧院一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文汝清
我们青年演员在传统的剧目演绎上,要加上我们的思考和理解,再不断地微创造,赋予传统剧目新的生命力,才能得到当代观众热捧和喜爱,这是非常值得我们青年人深思的。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青年教师邓肯(澳门)
对音乐剧的从业者来说,参加“湾区有戏”让我感受非常深刻!在排练、在后台,感受到戏剧的特色和魅力,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音乐剧借鉴学习了,希望有戏曲的元素融入到音乐剧当中,相信一定能给音乐剧增光添彩的。
广州粤剧院广州红豆粤剧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陈振江
我认为现在的戏剧人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是传承好四功五法,二是在扎实的功底下思考如何“老酒换新瓶”。昨晚的演出和今天的座谈会,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和平台,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大家合作。我和很多年轻演员都是从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中成长的,希望通过大赛涌现更多的戏剧人才!
陆丰正字戏艺术传承中心业务负责人陈文宾
“湾区有戏”让我们稀有剧种在大平台得到了展示,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机会,是对稀有剧种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
广东粤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湾区有戏”2024新年戏剧盛会编导,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朱红星
我们在“湾区有戏”的平台下互相借鉴、互相转化,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相信我们青年戏剧工作者会牢记自己的职责,以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广东戏剧发展、人文湾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广东粤剧院二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黄春强
我们经常为了创作一个角色,为了练好一个戏,不分日夜地去努力,对着镜子练习,也会忘记自己在生活中是儿子、丈夫、父亲的角色;更在武戏演绎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是因为我们热爱这份事业,所以我非常珍惜每一次上台演出的机会。我们广东粤剧院二团是非常年轻有活力的团体,希望以后大家多交流,共同成长,同心协力把自己的剧种带到更大、更远的舞台!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国家二级演员万瑜
我们很渴望登上更大的舞台和各大剧种交流,老一辈艺术家,他们在剧种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要继承这个优良传统,除了传承好本身的剧种之外,还要向兄弟院团多学习交流。希望各大院团多到我们山城演出,对于我们是一种促进。
广东粤剧院国家二级导演、“湾区有戏”2024新年戏剧盛会总导演文观堃
在“湾区有戏”晚会中,我和导演组做了一个尝试,用跨时空穿越的方式晚会做串联呈现,这也是广东戏剧第一次用这种形式呈现。
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党支部书记、优秀青年演员陈嘉明
感恩省剧协无论什么时候都第一时间想到我们比较偏远的稀有剧种。这几年,我们也在为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想办法,也想着怎么样跨界、出圈,既要创新,又要保留传统。三年一届的演艺大赛马上到了,我们西秦戏的青年演员都铆足了劲,争取全面的展示自己技艺,也希望各剧种获奖的折子戏能到各地市巡回演出,让青年演员们保持热度,各剧种在交流的同时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