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19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分别在闽南戏曲艺术中心、泉州梨园古典剧院精彩上演。该剧由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曼君执导,国家一级导演莫非担任编剧,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岑海雁、朱红星,国家二级演员翟春燕、唐思果,以及国家一级演员冼鉴棠联合主演。
广东三水女儿下南洋谋生的艰难往事,借由粤剧婉转清丽的唱腔,在闽南之地娓娓道来。“红头巾”们即使再难也要“捱”下去的人生态度,令观众们“流了半场眼泪”。
被写进新加坡小学课本的三水女儿,究竟有什么魅力?
三水女儿“带好”——曾小敏,带着广东粤剧院的一众名家新秀,带着《三水女儿·红头巾》,从广州出发,到北京、上海、武汉、佛山、深圳、东莞、珠海等各城市巡演,今年,《三水女儿·红头巾》走出国门,在故事发生之地——新加坡,用活态的戏曲文化展示“红头巾”群体,以粤剧特有的岭南风情,“三水女儿”们独有的魅力,将尘封已久的一段波澜壮阔的华侨妇女海外奋斗史展现在世界面前,为观众描摹出这群女性的爱与哀愁,让历史与当下在剧场中共鸣,让观众在哀叹与心疼中对“红头巾”滋生敬意。 “《三水女儿·红头巾》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对文化的深情致敬。虽然地域上,福建与广东有所差异,但文化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连接是跨越地域的。”饰演女主角“带好”的曾小敏分享到,千里万里,千难万难,不忘乡情,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自己过得好一点,都会想起回馈家国。《三水女儿·红头巾》中,有对家国的无限回望,也有普通人生命中的坚守和付出,“‘红头巾’从三水出发,走向万水千山,她们的故事,一直在继续。”曾小敏深情地说。
“这是我们母女第一次看粤剧,感觉很特别,舞台漂亮、音乐好听、演员演绎非常到位,剧情也很抓人,让现场观众深深共鸣了。”来自贵州杨女士,带着四岁女儿一起观看演出,“她(女儿)看得很入迷,还被触动,伤感落泪。”杨女士分享道。 “精心编排的歌舞场面和抒情性的舞台语汇,让我们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粤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高校工作的泉州市民黄先生说:“特别是那反复唱起的《叹歌》,净化和提纯了生活的苦难,让我们感受到了正能量和勇气,看到了希望与光明。” 来自华侨大学的赵同学和李同学坐在前排,看得津津有味,赵同学拿着纸巾,笑言“已经流了半场眼泪!”李同学点头附和,并点赞道:“演员们都太有魅力了,表演各具特色,塑造的‘红头巾’形象深入人心——她们坚强不屈,勇敢和命运做斗争的样子,实在太迷人了!” “男扮女装的‘三介婆’,又唱又跳互相逗趣,舞蹈还有芭蕾元素,特别可爱、特别好玩!”和家人一同观看演出的小亮同学分享道。 在厦门工作的陈女士是湖北人,她表示:“这群红头巾真的太招人喜欢了!相互戴上红头巾的她们,是柔美的女儿,温暖温馨且可爱;挑起担子劳动的她们,勇往直前,充满了正能量,让人备受鼓舞。” “剧中四个代表性人物的不同遭遇,展示了这群女子的坚韧勤劳和无私无畏的精神,令我们备受感动!”来自台湾的谢女士和妈妈分享到:“通过观剧,了解了这一段历史,也让我更加深刻体会——是前一辈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造就我们伟大的中国!”